会计本科论文会计本科毕业论文

发布时间:2021-03-01 点击:

  会计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kuàijì。(英文名称为Accounting)会计有两层意思,一是指会计工作,二是指会计工作人员,会计工作是根据《会计法》、《预算法》、《统计法》、各种税收法规为法律依据来核对记账凭证、财务账簿、财务报表,从事经济核算和监督的过程,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专门的方法,核算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会计工作人员是进行会计工作的人员,有会计主管、会计监督和核算、财产管理、出纳等人员。查查通作文网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会计本科论文会计本科毕业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会计本科论文会计本科毕业论文

  摘要:改革开放xx年来,我国会计准则从无到有,从简单的几项准则到比较完善的会计准则体系,在环境变化、事件处理和利益集团的博弈的推动下,我国会计准则的发展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于20xx年出台了新企业会计准则,逐步实现与国际趋同,对我国经济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关键词:企业会计准则发展历程发展动力博弈

  20xx年x月x日,财政部发布了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在内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建立,顺应中国经济快速市场化和国际化的需要,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为核心,强化为投资者和社会公众提供决策有用会计信息的理念,首次构建了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国际准则趋同、涵盖企业各项经济业务、可独立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实现了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建设新的跨越和历史性的突破。

  一、我国会计准则的发展历程

  改革开放xx年来,我国会计准则从无到有,从简单的几项准则到比较完善的会计准则体系,我国会计准则的产生和发展凝聚着我国会计专家、学者和会计从业人员的心血,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完善是相关各方利益冲突条件下的一种公共选择过程并最终上升为一种政治化的程序,体现为各种利益集团博弈的结果。因此,会计准则的实施会产生影响信息使用者决策、影响利益相关者之间经济利益分配"的经济后果"。所以,只要存在利益相关者利益上的差别,会计准则制定的政治化倾向和会计准则所具有的经济后果就必然存在。

  1会计准则改革起步阶段(1978-199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合资企业与独资企业的出现以及企业组织形式的改变,使得原有的会计核算管理体制和会计核算模式的缺点日益暴露,不同所有制和部门的企业之间由于各种会计制度规定的方法、程序和报表格式不同,造成会计信息不可比、给国家进行。国民经济的宏观管理和调控、外国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债权人进行贷款分析、经营管理人员进行企业内部管理和企业之间进行公平竞争等均带来很大困难,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政府也及时认识到:会计改革已成必然,只有使会计管理体制与国际会计惯例接轨,才能适应经济体制改革,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我国从19xx年开始借鉴西方国家的会计基本原理,并于19xx年开始关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会计学会还组织翻译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供国内会计专家学者研究使用。19xx年财政部提出了制定我国会计准则的设想。19xx年x月x日我国财政部正式设立了专门研究会计准则制订工作的"会计准则组,并召开会计工作座谈会拟定我国会计改革纲要,在正式发布的会计改革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制定会计准则,改革会计核算制度"。19xx年,财政部发布了会计准则草案,广泛征求各地各部门的意见,19xx年x月,以财政部部长令的形式正式发布了第一项会计准则,即《企业会计准则》。

  2会计准则具体化阶段(1992-20xx年)

  19xx年x月制定了第一个企业会计准则之后,19xx年我国财政部开始了具体会计准则的制订研究工作,19xx年x月x日,财政部正式颁布了我国的第一个具体会计准则《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之后的几年陆续颁布了债务重组、会计差错更正准则,非货币性交易准则,无形资产、租赁准则等16个具体会计准则,而且在这16项具体会计准则的制订中大量借鉴了国际会计惯例。由于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发布不可能一蹴而就,为了防止出现制度空当,我国在发布和实施会计准则的同时,还不断地制定、修改会计制度,20xx年还制定了与国际会计准则基本协调的企业会计制度,进而形成了国际上少有的"准则"和"制度"并行的会计规则结构。

  3会计准则国际化发展阶(20xx-20xx年)

  这一阶段是我国以国际化策略为主导的发展阶段。随着我国20xx年x月正式加入WTO,我国经济、贸易和资本流动的国际化进程加快,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我国改革开放程度的加大,中国的会计走向国际化已成为共识,《企业会计准则》许多内容已经不适合经济和会计的发展,与后来颁布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以及相关的具体会计准则和制度不一致。因此我国的会计准则与国际接轨的要求更加迫切。但由于我国的会计环境的特殊性,我国不能完全照搬IAS,同时又要为经济的国际化服务,基于这样的考虑,我国确立了以国际化为主导同时兼顾我国自身特色的渐进式的会计准则国际化的会计准则制订策略。

  4会计准则体系构建阶段(20xx年以来)

  20xx年x月x日财政部向外发布了修订后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征求意见稿)广泛征求意见。20xx年x月x日发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完善后的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由1项基本准则、38项具体准则和应用指南构成,于20xx年x月x日在上市公司试行。基本准则在整个准则体系中起统驭作用,主要规范会计目标、会计基本假定、会计基本原则、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等。具体会计准则又分为一般业务准则、特殊行业的特定业务准则和报告准则三类。而具体会计准则的应用指南则类似于《企业会计制度》,主要对会计科目的设置、会计分录的编制和报表的填报等操作层面的内容做出示范性指导。至此,我国终于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会计准则体系,该体系在总原则、结构与范围上充分借鉴国际惯例,与国际准则实现了最大限度的趋同,同时也充分考虑了中国现阶段的经济及法律环境,对部分经济事项或交易选择了符合中国国情的会计处理方法。

  二、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发展思考

  1环境变化是会计准则发展的基础

  我国会计准则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由其发展历程可以看出:我国会计准则的发展主要是由客观经济环境的变化来推动的,而不是经实务规范和技术标准逐步发展起来的。上世纪九十年代发布的会计准则是一种应急措施,基本准则的建立是为了与宏观上基本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这样可以使我国的会计准则在一段时期内与客观的经济条件相适应,但同时也增加了会计准则的波动性,加大了微观经济个体的执行难度和转换成本。2事件处理是会计准则发展的动力

  与西方会计准则的发展过程相比,我国会计准则制定模式是一种"事件处理模式",但是当今风靡世界各国的"会计准则的概念框架"却采用"通用原则引导模式"来为各种经济交易和事项提供会计处理依据。我国第一个具体准则的颁布是为了应付"琼民源事件"引发的会计问题,后来发布的十几项准则是为了应对国有企业上市。"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有助于提高准则制定过程本身的质量、一致性,以及能够缓解实务界要求准则制定者及时做出反应的压力,这种模式逐渐被一些国家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所采纳(杜莉,20xx)"因此,我们在制定了已经趋同的会计准则之后,应该考虑制定概念框架,同时可以完善我国会计准则中的"技术标准"部分以及整个会计理论体系。

  3各相关利益集团的博弈是会计准则发展的关键

  当旧会计准则对某利益集团不利时,该利益集团就惠推动会计准则向有利于本集团的方向发展,新的会计准则取代旧会计准则就指日可待,当会计准则的制定问题已变得箭在弦上、不得不为时,无论是政府组织还是专业性的民间团体都在考量由自己来制定会计准则的成本与效益。社会最终选择谁来制定会计准则,是各相关利益团体(包括政府)博弈的结果。具体到我国在会计准则制定主体的选择上,数十年中央集权型计划经济以及目前较强的政府职能作用和相对较弱的会计职业界,形成了我国会计准则制定的政府主体模式。

  三、新企业会计准则实施的意义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出台,引起了国际、国内理论界与实务界的高度关注。新企业会计准则颁布和实施以来,无论在会计准则本身的自我完善方面,还是在会计准则产生的作用

  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效,产生了重大的意义。

  1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法规体系

  自从19xx年我国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后,《会计法》一直是我国进行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以及对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进行管理的母法,而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实施,为中国会计模式从制度型向准则型转换迈出了关键的一步。在过渡性阶段,以基本会计准则为导向,以行业会计制度为核算的"准则+制度"的实施模式,体现了我国会计法模式的特色。中国的会计法规体系呈现出以《会计法》为依据,以会计准则为导向,以行业会计制度为核心,以内部会计规程和其他会计法规为补充的运行结构有利于会计准则未来发展与完善等特点,是现阶段可行的会计法规体系。

  2实现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

  我国新准则体系的出台加快了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步伐。首先,新会计准则体系在内容上基本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其次,新基本准则中的会计基本原则,继续保留了谨慎性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等,也强调了对比性、一致性、明晰性等原则,但权责发生制和历史成本不再作为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再次,在要素计量方面新会计准则体系的亮点在于公允价值的应用,其规定以历史成本为基础,同时引入公允价值。总之,新会计准则既实现了与国际会计惯例的趋同,也兼顾了中国的国情。

  3加快了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

  新会计准则的实施有两个明显的特征,一是打破了行业和所有制界限;二是尽可能与国际会计惯例协调。前者为会计信息在全国范围内的有用、可比创造了条件,后者则为中国经济大步融入国际经济的行列扫清了道路。会计准则采用国际上通行的会计目标和原则,会计政策和方法以及会计报告体系和结构,消除了国内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国外资本融入国内市场的空间障碍和阻力。使国内企业到香港地区和美国上市发行股票变得更加容易。4推动了会计理论发展和会计实务的革新

  在实施会计准则以前,我国会计界对西方会计理论和实务的研究相对较弱,伴随着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实施,会计实务逐渐与西方发达国家接轨,会计理论工作者和实务工作者普遍感到过去比较精通的会计知识已经陈旧,与经济发展的趋势不相适应,从而掀起了一场学习西方会计的高潮,并通过中西方会计比较,使之与我国几十年来行之有效的会计管理方法相融合,形成一种"中外合璧"的独特景观。

  参考文献:

  [1]葛家澍.葛家澍文集[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xx

  [2]杜莉.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构建及其经济分析[J].会计研究,20xx

  [3]蔡明利.会计准则的发展历程透视[J].现代商业,20xx(20)

  [4]李作畅.浅谈我国会计准则的发展[J].科技创新导报,20xx(22)

  [5]李应芳.论会计准则国际趋同[J].时代经贸,20xx(6)

  [6]李平.新会计准则的评析[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xx(6)

  [7]纪金莲.新会计准则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20xx,(12)

  [8]李强.中国会计准则发展历程和意义[J].现代商业,20xx(27)

  [9]孙松.论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发展与启示[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xx.

  会计本科论文会计本科毕业论文

  浅谈通信企业全面会计预算分析

  摘要: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是推进企业内部管理的主要方法。

  经笔者了解,全面预算管理诞生于上世纪20年代的美国,并迅速发展成大型企业标准作业程序。

  将全面预算管理应用在通信企业会计中能发挥出重要作用,促进企业竞争力全面提升。

  本文将对全面预算在通信企业会计中的实际应用展开讨论。

  关键词:通信企业;全面预算;企业会计;研究

  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一种全面的管理方式,企业通过全面预算管理手段的应用,能有效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全面预算对企业要求相对较高,首先要求企业具备良好的组织架构,明确的职责分工以及完善的流程。

  企业在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时应号召全体职工参与其中,从而达到管理目的。

  本文将分别从:全面预算管理与会计核算的联系、促进全面预算管理在通信企业会计中的应用对策,两个方面来阐述。

  一、全面预算管理与会计核算的联系

  (一)预算管理是会计核算前提

  企业会计核算的真实性会对会计报表编制的真实性产生直接影响,然而企业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却是以预算管理为重要前提。

  换言之,只有当预算管理真实有效,才能确保会计核算的有效性。

  就现阶段来看,企业在开展会计核算时,会计核算各个因素均会发生变化,导致会计核算准确性难以保证,长此以往变会使会计核算陷入到一定困境中。

  (二)会计核算清晰度能影响企业预算管理

  在企业内部不同产品的预算管理途径不同,企业在对服务、专利相关收入展开计算时,应需提前进行管理——预算管理。

  企业应制定合理的会计预算方案,对会计核算各项明细加以细化,为企业预算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三)会计核算公正性影响预算管理公正性

  为确保会计核算公正性,企业会计计算应充分遵循新的会计准则。

  从中不难看出,会计核算数据收集会对企业预算管理造成巨大影响。

  实际上,任何预算都应与以前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及时发现错误并加以改正,确保会计核算公正性。

  二、促进全面预算管理在通信企业会计中的应用对策

  (一)革新全面管理工具

  以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为例,通信企业应及早更新资金管控模式,增强雨伞管理刚性,提高预算管理效率。

  通过预算编制结果应通过财务数据来反映,当数据审批通过后,则具有了一定约束力,一旦发生超预算情况,则应通过系统来实现。

  另外通信企业应建立和完善的相关制度而做好监察工作与审计工作,尤其是对于预算执行过程中发生违法以及违纪行为,要给予严厉的惩罚,得到以儆效尤的目的,相关的工作人员要定时对财务预算执行情况实施检查,从而能够对财务执行以及收支情况进行合理分析,如果在这个过程发现存在不合理性,就能够及时给予解决,从而保证了实通信企业能够在预算执行中取得有效性。

  (二)加强财务管理制度建设工作

  这主要是由于财务管理工作中的核心任务就是对财务的预算管理,因此,为了能够有效确保财务预算的管理工作能够走向科学化的方向,此时就需要充分地保障财务管理能够有效开展。

  首先,加强通信企业的内部财务制度建设,这需要遵循的原则是分级管理、责权结合以及统一领导,从而更好促进通信企业中的财物预算能够有序执行;其次,通信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其经费支出和收入之间的比例关系需要保持合理的比例,

  所以这就要在财务管理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发挥预算编制的作用,并能够在预算实际执行过程中更好保证通信企业活动进展;最后,做好对应财务工作的协调,由于财务预算情况关系到通信企业中各个不同的部门(科室),这就需要做好部门之间协调与支持工作,从而使得财务管理工作能够获得支持,进而保障财务管理取得显著效果。

  (三)强化预算分析预警功能

  就目前来看,我国通信行业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善的预算管理体系,下一步通信行业应构建资金结算中心平台,通过ERP来提高预算分析预警功能,通过财务数据来找出预算偏离原因,形成一定建议,达到预算反馈目的。

  ERP系统在预算管理方面的应用主要是编制企业预算管理方案、控制企业预算管理流程以及分析预算管理结果,强调财务活动前的规划、活动进行时的控制以及活动完成后的结果分析。

  所以,ERP系统的预算管理模块必须要全面,从原材料采购、产品生产、成品销售、项目投资、成本费用控制、投资风险分析等多个方面对预算管理方案进行分析,编制多种预算管理方案,

  而后利用ERP系统对各种预算管理方案的实施效果进行预测,最终确立最优预算管理方案,使得ERP系统的预算管理模块与企业财务管理的实际需求相适应。

  (四)将预算执行的考核机制完善

  在对考核对象进行选择的时候,也要将一些能够对社会产生比较大的影响的公益项目当做重要的指标。

  要做好实施的程序、推进进度、目标、内容以责任安排的详细记录,并且要安排专门的人对项目进行实时跟踪。

  要依照不同的项目实施内容,应用不同的考核标准,保证考核更具有全面性和科学性。

  其次,要重视科学的考核方法。

  在考核的过程中,要结合具体分析和综合实施。

  考核的指标要落实到相关人员和通信企业,也要同个人的年终评先、福利待遇以及职业的晋升挂钩,这样才能更好地调动职员的积极性。

  综合考核是财政预算管理当中比较重要的考核方式,这种考核方式能够按照一定的指标任务对完成的情况进行公正以及客观的评价。

  所谓动态考核指的就是根据实际情况,对执行的情况同财务预算目标进行比较,并且对变化的原因进行分析,然后再采取相应的措施纠正,这样才能够同预算的状况保持基本的一致。

  第三,要做好财务预算考核结果的工作。

  考核的结果对下一年的财务预算编制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财务人员可以同年度的财务收支状况适当的调整预算的项目,这样才能更科学和合理地实施项目。

  三、结束语

  综上,笔者对企业预算管理与会计核算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为促进通信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在会计管理中的有效实施,应采取适当对策,做好预算监管工作、加强财务管理制度建设工作、强化预算管理工作执行力度、将预算执行的考核机制完善,大力发挥预算管理实际效果.

  参考文献:

  [1]徐芝娣.试论通信行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J].当代经济,2010,10:22-23.

  [2]李荣芳.通信行业全面预算管理探讨[J].财经界(学术版),2011,05:54+56.

  [3]刘国光.通信行业全面预算管理问题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1,22:127.

  会计本科论文会计本科毕业论文

  1题要

  经济越发展,管理越重要,会计越重要。因为会计人员是会计信息的提供者,会计人员基本职业道德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会计信息的质量。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是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在履行会计职责活动中应具备的道德品质,在多种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中敬岗爱业、熟悉法规、客观公正、提高技能、搞好服务是所有从事会计工作者的基本职业道德。文章以会计人员基本职业道德的内容为出发点,分析了我国会计人员基本职业道德的现状,会计人员基本职业道德缺乏的原因,同时针对这些因素提出了一些加强会计人员基本职业道德建设的对策。

  2会计人员职业基本道德的概述

  2.1会计人员基本职业道德的内容

  2.1.1爱岗敬业,恪守职责

  会计工作不仅是为会计内部管理部门、投资者、债权人以及政府管理部门提供重要的会计信息,而且还担负促进企业降低成本、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任务。因此,要求会计人员端正专业思想,明确服务宗旨,树立干一行、专一行、爱一行的良好职业荣誉感和责任感,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以高度的事业心做好本职工作。

  2.1.2熟悉法规,依法办事

  国家的许多法律、法规,尤其是财经方面的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通常要通过会计工作来体现。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要履行核算和监督的职责,首先要认真学习和熟练掌握财经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做到在处理各项经济业务时知法依法,知章依章,依法把关守口,维护规章制度的严肃性、科学性和完整性。会计人员在履行职责中,要敢于并善于执行各种法律、规章,坚决按国家法律、法规严格审查各项财务收支,维护国家和投资者的利益,绝不能为个人或小团体的利益,弄虚作假,营私舞弊。

  2.1.3客观公正,办事公道

  客观公正、办事公道、实事求是是每个会计人员应该具备的职业品质。会计师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会计人员办事不公,会计信息失真,那么会计核算就毫无意义,不仅影响到微观管理,而且还影响到宏观决策。因此,会计人员在办理会计事务中,必须以实事求是的精神和客观公正的态度,完整、准确、如实地反映各项经济活动情况,不隐瞒歪曲,不弄虚作假,不搞假账真算、真账假算。

  2.1.4提高技能、不断专研

  会计工作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要求会计人员必须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会计学是一门社会科学,其内涵十分丰富,知识面也相当宽广,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生活中出现了许多过去不曾遇到的新问题,必然使会计面临许多全新课题,会计理论、会计知识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更新。因此,会计人员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学习,认真专研业务技能,精通现代科学技术、熟练掌握会计电算化管理技术,以适应会计工作的发展。

  2.1.5出谋划策,搞好服务

  会计是对单位的经济业务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并通过所提供的会计资料参与预测和决策,实行监督,旨在实现最优经济效益的一种管理活动。会计人员必须改变过去那种单纯的记账、算账、报账的传统观念,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大胆革命,从会计工作的角度,对投入产出进行可行性论证,积极为领导出谋划策,参与单位的预测和决策,运用自己所掌握的会计信息就和会计方法,为改善单位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服务。

  2.2会计人员基本职业道德的作用

  首先,会计人员基本职业道德是对会计法律、法规的辅助和补充,为会计法律制度的无法明文规定的方面做了重要的补充,其作用是其他会计制度无法替代的。会计法规只能对会计人员不得违法的行为作出规定,不会对他们如何爱岗敬业、提高技能、搞好服务等提出具体要求,但是如果会计人员缺乏爱岗敬业的热情和态度,没有必要的职业技能和服务意识,那么很难保证会计信息达到真实、完整的法定要求。

  其次,会计人员基本职业道德约束着会计人员,使会计人员在会计工作中能够摆正立场,引导、规劝、制约会计人员树立良好的职业观念,遵守会计职业道德的要求,从而达到规范会计行为的目的。

  再次,会计工作的最终目标就是为各个服务对象提供准确有用的会计信息,而会计工作者能否严格履行职业行为准则,是能否为这些服务对象提供准确可靠的会计信息的判断依据。会计执业者如果不能以基本职业道德规范自己,那么其提供的会计信息就很可能不准确不可靠,将严重背离会计目标。

  第四,会计人员基本职业道德是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的内在要求,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对会计工作者的工作要求越来越高,同时对其的素质水平要求也越来越高。会计人员基本职业道德是会计人员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娴熟的专业技能,良好的品德修养是对一个财会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

  2.3建设会计人员基本职业道德的意义

  (1)能促进会计职业道德的建设,使会计人员更全面有效地贯彻和执行会计法律法规,整顿市场经济秩序,使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一个新台阶;

  (2)能够促使会计人员准确有效的履行会计的监督职能,严格遵守财经法规,坚持原则,不受负面影响,不为利益所动,提高自我防腐能力,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诱惑;

  (3)能促使会计人员本着“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服务于社会,为会计道德的建设出一份力,提高会计工作在社会中的信用度,塑造会计工作者的职业形象;

  3我国会计人员基本职业道德现状

  20世纪20年代,我国会计界前辈潘绪伦老先生提出了“信以立志、信以守身、信以处事、信以待人、勿忘立信、当必有成”的警语,强调了会计人员只有以“立信”为本,方能成就大业,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1996年财政部颁发的会计基础工作中提到“爱岗敬业、熟悉法规、客观公正、提高技能、搞好服务”是会计人员的基本职业道德。由此可见,我国十分注重会计人员基本职业道德的建设,并规定了基本职业道德的内容。会计人员基本职业道德为会计人员提供了基本的执业道德依据,在其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楚的看到我国目前会计人员基本职业道德现状中存在的诸多的问题:

  3.1基本职业道德观念薄弱

  在现实中,不少会计人员缺乏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对自己要求不严,责任心不强,爱岗敬业精神缺乏,平时总认为自己工作忙、事情多,不关注、不学习会计法规,法制观念淡薄,更谈不上遵纪守法、依法办事,有的会计人员思想上竟然没有会计人员基本职业道德的要领,可见在现实中会计人员基本职业道德思想基础严重扭曲。在日常工作中,会计人员经常面临与基本职业道德相冲突的情况。此时,选择的结果是决定会计人员去留的关键。可惜的是,大多数会计人员在国家、社会、公众的利益与单位利益发生冲突时丧失立场,在单位负责人的授意下,违反会计法律制度的规定,伪造、变造虚假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提供失真的会计信息,人为的制造了大量的会计舞弊案。

  3.2追求私利,监守自盗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人们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会计从业人员的工作性质往往是直接与钱打交道,难保会至始至终廉洁奉公,因此一些会计人员经受不住物质利益诱惑,贪图享乐,为了满足日益膨胀的物质要求,不顾基本职业道德的约束,伪造、变造、隐秘、毁损会计资料;甚至利用职务之便挪用公款、化公为私、出卖集体和国家的商业机密,以身试法,走上犯罪的道路,给国家和集体在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3.3违背法则,弄虚作假

  一些注册会计师在执行审计业务时,为了自身利益或迫于外界压力,违背了会计人员应遵守的独立、客观、公正的基本道德标准,出具不真实的审计报告,从而客观上认同了会计造假的行为,也助长了歪风邪气的气焰。因此,银广夏等会计丑闻才会相继出现,是会计工作面临诚信危机,也严重损害了审计工作的信誉。在我国证券市场上,银广夏、麦科特、ST黎明等一系列财务造假公司的曝光,牵出了相关的华鹏、华伦等会计事务所,每一起造假事件涉案金额之巨、涉及面积之广令人触目惊心。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我国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不高的现状。

  4我国会计人员基本职业道德缺乏的原因分析

  4.1受社会大环境影响,少数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败坏、沦丧,主动违法犯罪

  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新旧体制转换的过程中,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在创造出前所未有的财富、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和人民的生活水平的同时,也强烈的冲击着中国社会的一系列的传统观念,对会计基本职业道德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严峻的挑战面前,原有的道德观受到冲击,而新的道德观还未完全形成,这便生出了许多似是而非的道德信条。会计人员生活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其基本职业道德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各种因素的影响,会计人员的思想观、价值观也会发生同样的变化。

  受社会变革及经济市场对价值观念的冲击,一些会计人员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膨胀,抵不住诱惑,追求私利,监守自盗,利用职业之便,挪用公款,最终走上犯罪的道路,给国家和集体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还有一些会计人员对自己要求不严,理论水平低,业务能力差,责任心不强,缺乏爱岗敬业的精神,不注重基本职业道德的培养,在现实工作中,没有按财务制度对经营活动进行核算、监督,私自设立账外账,截留或隐瞒收入,乱挤乱摊成本、费用,使用虚假的发票,遇到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单位利益和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不能坚持原则,以个人利益为重,做出违背基本职业道德的行为。

  4.2会计法律法规不健全,会计制度有待完善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会计制度还存在许多漏洞,有明确意义的会计行为不多。现行《会计法》中虽然对会计违法行为加以区别,且明确了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及应追究的刑事责任,但当有违法乱纪的行为发生时,因责任主体太多,容易发生相互之间推诿责任而无法明确责任承担者,从而无法追究责任,令一些不法分子有机可乘。另外能满足国家宏观调控和经济市场运行需要的会计规范体系还不完善,而企业又是社会各方利益的连接点:即投资者从中获取投资信息、投资报酬,管理人员从中获取薪金,政府从中获取税金。在许多情况下,各方利益经常发生冲突。投资者、管理者从各人角度出发更多考虑的是企业的微观利益,政府则是从全社会角度考虑的是实现本国资源最优配置的宏观利益。微观利益与宏观利益的差异,很大程度上诱发了会计人员基本职业道德的缺失。

  4.3法律监督体系不健全、监督机制不完善

  (1)企业内部控制监督不完善

  企业内监督部控作为国家监督体系的组成部分之一,代表着国家利益,通过对企业经济活动的监督和控制,保证国家财经法规的贯彻执行。但是有的单位和企业内部的监督控制制度纯粹作为摆设,基本上起不到监督的作用,领导和审计部门无视违法违规行为或对违法违纪现象只是惩以小戒。甚至有些单位之所以会建立内部监督,完全是迫于外界的各种压力,不得不设,这样的内部监督根本起不到该有的监督作用。虽然有关部门每年都要进行税收财务物价检查,但因其经常性,规范性以及广度、深度、力度都不够,也不能给单位内部会计监督提供有力的支持,进而难以形成有效的监督机制,这在一定程度上助涨了单位负责人和会计从业人员弄虚作假之风。

  (2)政府各职能部门监督监管不到位

  我国现有的能对会计工作其监督作用较多为税务机关、工商管理部门、审计机关或民间审计机关等。但这些部门在工作中并不能起很好的作用,往往是为个人私利不能坚持原则,没有做到独立、客观、公平,即使认识到错误和不当之处也不予以纠正,导致监督力度不够。况且,目前会计监督、财政监督、审计监督、税务监督等监督部门的监督标准又不统一,各部门在管理上各自为政,功能上相互交叉,造成各种监督不能有机结合,不能从整体上有效地发挥监督作用。虽然有关部门每年都要进行税收财务检查,会计事务所每年都要对会计报表审计验证,但是,目前在我国市场中的会计事务所处于买方市场的环境下,被审计单位成了会计事务所的“衣食父母”,这就决定了会计事务所为了保住客户,被动迎合审计单位,出具虚假报告,偏离客观公正的轨道,基本职业道德缺失。

  4.4对会计道德教育不够重视、继续教育形式单一

  在我国现阶段的会计教育体制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是教育机构只强调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而忽略了对其职业道德素养,人格品质的教育,对违背职业道德造成的严重后果只是象征性的一带而过,没有深刻的剖析,在宣传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中的力度不够。使得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对职业道德缺乏感性认识,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往往有一种错觉:学好专业知识才是真,职业道德只圣人的事。教育机构的不重视使得学生对这方面概念模糊导致在以后的工作中基本职业道德缺陷越来越明显。

  而我国继续教育制度够未能很好的贯彻执行,新的会计准则每年不断推出和修改,但是相当多的会计从业人员并没有珍惜继续教育的机会,再加上继续教育中所用的教材以条款、条例居多,讲授方法也比较枯燥,与此同时,继续教育过程中有关部门对学员考核不够严格,在这样的教育及继续教育的影响下,会计人员在会计工作中狠容易丧失基本职业操守,造成基本职业道德缺失。

  4.5会计人员管理体制不合理,会计执业环境差

  会计人员是企业的员工,其衣食住行、奖惩升迁均依赖所在单位。这种依赖直接导致会计人员基本职业道德的从属性,换而言之,企业负责人道德水准的高低对会计人员基本道德操守将产生直接影响。在现实中,许多企业负责人为了达到某些目的而追求会计利润,强迫会计人员对财务报表进行粉饰,这样会计人员将陷入两难的地步。一是贯彻负责人的意图,放弃会计人员基本职业操守,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包装”;二是坚持会计人员基本职业道德,其结果势必会受到负责人的`打击报复,甚至失去工作。会计执业的客观环境的黑暗,使得近年来偷税漏税、侵权制假、欺诈赖账等现象屡见不鲜,商业信用关系混乱,国家执法人员执法不严,社会公众信任度下降,助长了会计人员道德败坏行为的发生,致使会计人员基本职业道德严重缺乏。

  5加强会计人员基本职业道德建设的对策

  5.1加强政治学习,提高对会计基本职业道德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对于一个高水平的会计人员来说,除了过硬的专业技能,还要不忘关心时事政治,提高思想觉悟,坚持干一行爱一行,培养不怕苦、不避嫌怨、不计较个人得失的思想境界,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把实现个人价值融入会计事业中,坚持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严格约束自己的行为,洁身自好,奉公守法,绝不妄自徇私,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条例,一丝不苟的做好本职工作。在不迷失自己的情况下还要监督其他不道德行为的发生,抵制不正之风,坚持不懈地进行自我对照和自我调整,不断提高觉悟和修养。发挥积极向上的积极作用,保持良好的基本职业道德水准。

  5.2完善会计制度,减少基本职业道德的胁迫性缺失

  在实施会计集中核算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到会计人员的编制、组织、人事、工资关系全部转入核算中心,由其统一管理,真正做到会计业务的决策者与执行者分离、财务审批与会计监督分离、财务报告的存放与形成单位分离,以及会计业务处理过程的公开透明,使会计人员不再依附单位,敢于对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完整性进行监督。同时由于核算集中后,会计资料的加工、整理、生成报表、提供会计信息都由会计核算中心进行,一旦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出了问题,很容易追究到责任人,这就能减少基本职业道德的胁迫性缺失,提高会计人员基本职业道德的水平。

  另外在目前企业中常实施岗位轮换制,因为岗位轮换制有一个好处,就是能起到相互牵制的作用。而会计实施岗位轮换制,有利于会计工作的内部监督,在会计机构内部形成换岗交接清查的内部检查,牵制机制防止不良腐化行为的出现,有利于提高全体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使他们能掌握更多种岗位技能,促使单位会计管理水平的整体提高,还有利于调动会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接触不同内容和形式的业务岗位,激发会计人员创造和提出业务工作的新思路和新思想。更重要的是,轮换制能提高全体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管理水平,对基本职业道德教育的实施有着重要作用。

  5.3健全监督机制,提高会计人员的责任感

  监督机制包括会计监督和社会监督。所谓会计监督就是会计人员的执法行为,它主要是会计通过审查、报账、记账、核算、分析等会计程序,对在经济活动中发生的经济业务,依照国家的财经政策和财务管理规章制度,进行正确的核算和真实的反映。会计人员必须认真、客观、公正地处理每一笔经济业务,以高度的责任感对待每一件财务事项。社会监督主要包括:一是有财政、税收、审计、监察等部门对会计人员遵守基本职业道德的情况经常进行检查、督促;二是由会计事务所等社会中介服务机构对会计行为进行查检、评估,通过监督即可以提高会计工作的水平和质量,又可以帮助会计人员正确理解和执行国家财经制度;三是发动单位职工和其他社会成员对会计人员的基本职业道德进行监督,这样监督面宽、透明度大、可以增强会计监督工作的力度。强化会计基本职业道德的建设,完善单位内外监督机制,这样就能形成“三位一体”的监督体制。

  完善的内部监督制度,各相关部门和岗位人员的相互牵制,能够避免和消除一些管理上的漏洞,促使会计人员遵守和提高自身的修养。否则,可能造成部分会计人员或其他人员钻空子,盗用、挪用公款等职业道德和违法问题。在组织和人员设置上,严格贯彻执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是日常会计业务处理及会计档案管理每一环节的人员之间分工科学,职责明确,形成既能相互协作又能相互监督,形成监督合力,督促会计人员基本职业道德的建设。

  5.4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增加会计人员的使命感

  随着改革开放地不断深入,会计工作越发重要。责任越大问题越多,这对会计工作者的工作技能和基本职业道德修养无一不是一个考验。因为基本职业道德缺乏而做出不当行为的会计工作者不在少数。因此,作为一个有着重要工作性质的会计人员,必须树立正确的基本职业道德观,严格恪守基本操守,执行国家的会计法规,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品德修养,热爱本职工作,维护会计职业的尊严,保持良好的社会形象。不仅如此还要保证优质的服务,对服务对象保持一贯热情、礼貌、周到的服务态度。

  政府要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多种媒体,加大基本职业道德宣传力度,在潜移默化中使会计人员觉得会计职业生活更有意义,更有价值,使会计人员自觉遵守会计基本职业道德,提高专业品德修养,保持良好的社会形象。

  5.5净化会计环境建立良好的选拔和奖惩制度

  为了充分发挥基本职业道德的作用,健全会计职业道德体系,应该在建立会计人员基本职业道德和加强基本职业道德的基础上,强化对会计人员基本职业道德遵循情况的检查,因为任何财务活动,都要通过会计进行收支与核算,在方针政策和法规制度确认以后,会计工作质量的高低,会计人员业务素质是决定因素。在日常的财务管理动作中,要对会计人员基本职业道德情况建立检查、考核、评价、奖惩制度,并与岗位资格、聘任专业职务、提职、晋级、精神与物质奖励等结合起来,没有奖惩,检查就会流于形式,而不能发挥其应有的激励和威慑作用,奖惩机制包括奖励、褒扬和惩处、贬抑两个方面。总之开展会计人员基本职业道德检查与奖惩制有利于督促会计人员在行为上遵守基本职业道德规范,形成扬善抑恶的社会环境,这样就能促进会计人员严格恪守基本职业道德规范,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有利于才德兼备的人才脱颖而出。

  6结束语

  当今,会计人员基本职业道德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视的,所以加强会计人员基本职业道德的建设也是非常重要的。会计人员基本职业道德的建设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的实践活动,任重而道远,要靠我们每一个会计从业人员坚持不懈的努力,注重研究和解决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总结经验,揭示会计发展规律。只有会计人员都进一步加强基本职业道德的建设,全面提高会计工作人员的素质,牢固树立良好的基本职业道德观,让“敬岗爱业、熟悉法规、客观公正、提高技能、搞好服务”深深刻在每一个会计人员的心中,那么我国的会计职业道德水平就能跃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财务与会计》编辑部:以诚信的名义--会计诚信的诉说与会计人的心灵图存[M]2006

  [2]劳伦斯·A·波尼蒙:会计职业道德研究[M]2006

  [3]湖南省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学习丛书编委会: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M]2009

  [4]湖南省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学习丛书编委会:会计基础[M]2009

  [5]陈燕: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与自律机制研究[J].课题研究报告2006

  [6]张莉:试论高等职业教育的伦理道德教育[J]扬州大学学报2006

  [7]杨良超:试论高校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途径[A]南京出版社2006

  [8]雷红:财会人员的职业素质及提高途径[J]财会研究2006

  [9]郭宇森:轮会计职业道德建设[J]2006

  [10]熊清容: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途径[J]中国机关后勤2006

  [11]刘桂荣:试论会计人员基本职业道德[DB/OL]:中国学术期刊知识总库2007

会计本科论文会计本科毕业论文

https://www.jxscct.com/cz/85752/

《会计本科论文会计本科毕业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下载文档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