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恶魔】看见经典读后感10篇

发布时间:2019-09-18 点击:

看见经典读后感10篇

  《看见》是一本由柴静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元,页数:42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看见》读后感(一):新闻就是还原事实的真相

       新闻就是要还原事实的真相,这是本书表达的一个重要的思想。
报道新闻不要带个人情绪态度,尽量还原新闻事实的真相,是非对错让大家去思考,去评判。这才是真正的媒体人做新闻的态度。
       反观现在充斥在电视、广播、网络上的各种新闻。真假难辨、代表各种利益方的观点、搏人眼球的段子手。新闻报道是舆论导向,但我们需要看到的是事实的真相。
       《看见》这本书尽量还原了作者报道的各种新闻事件的真相。让大家看见了真正的事实,新闻背后的真相,引发了大家对人性的思考,对社会的反思,对生活的理解。
       这也是我们需要看见的。

  《看见》读后感(二):看见自己

       有时候在想,我为什么要看书呢。是充实自我还是填补寂寞,是师长之命还是心甘情愿,后来我才发现,看不同的书时心境与缘由皆是截然不同的。当我刚脱身于考题的苦海,偶有闲心的翻开这本《看见》之时,由非典到最后的卢安克,正如柴静所言,真实的万钧之力撼动了我。而看书,是为了让这些我狭窄的视线外的真实,惊醒我所习惯的生活。
  关于惊醒这件事,也是柴静在这本书里所贯彻的。看过夜色温柔的人都知道,柴静嘛,典型的文艺女青年,动人又煽情的文艺腔,最是适合她不过了。从前找作文素材也觉得她写的好,是舞文弄墨的好,如今也觉得她写的好,是有厚度的好,接地气的好。其实柴静的文风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依旧细腻温婉,变化在于,她将主观的情感作为了情怀揉进了真实的“看见”里,看见并惊醒了过去一味滥情的自己。
书里有句话我记得很清楚,是陈虻对柴静说的,你有自己认识事物的坐标系吗?所有人面对着同一个世界,看见的世界确是不同的。《夜色温柔》看见的是蔚蓝的天空,朵朵的白云,都是新鲜生命的气息,而《看见》看见的却是实实在在一步步踏在土地上的人,有的狼狈不堪,有的成功得志,归根结底,在踏踏实实地认识自己的同类,与生活打滚。
谈完了书,最后便来谈谈自己。
我看见了些什么呢?低落时恰巧落泪的天空,烦躁时仿佛也紧皱双眉、面露愠色的一张张面孔,顺心时格外动人的花草—与其说是看见的,倒不如说是心里所见的。感性无疑是顽固的自带滤镜,眼里所见都因感性染上了鲜明的色彩,却也被加上了思想的镣铐。“不赞美,不责难,甚至也不惋惜,但求了解与认识而已。”这句话让我消化了很久,也让我重新直视了我心中习以为常的“诚实”,将人自动分门别类的“诚实”。在读柴静唤起理性的历程里,也为自己的感性敲响了一声钟,在书里也得到一些我不习惯的理性。
许多人都说看完这本书后涕泪交加,我倒是没有落泪,可能也是因阅历太浅的缘故,无所共鸣。但这本书给我的,也正像卢安克给柴静的,也许不是那种会掉眼泪的感动,而是让我呆坐在夜里,想“我现在过的这是什么生活”的撼动,这让我有了清空脑子里的所有,将空间再次完完全全的留给这本书的举动。
看惯了鸡汤,试试不一样的撼动。

  《看见》读后感(三):简单做人,平衡看事

      任何事发生都是必然的,存在即合理。以前看到发生在身边的事总会习惯性地评判对与错,是与非,从未深刻地去感受事情当中的人。世界上没有好人与坏人之分,只有做好事的人和做坏事的人。任何人和事不是非黑即白,也存在着灰色地带。带着好人的标签会很累,承认并接受自己的黑暗面是必修的课程。人的强大不是征服了什么,而是承受了什么。有些事情未必赢才是最好的结果,只需要用心做好自己的事,过好自己的生活。不期望改变什么,用平和的心态面对发生了的或将要发生的事情,或许改变自然会发生。然而带有目的性针对性去做事,往往会适得其反。
       现实中许多悲惨的事件的发生并不意味着犯罪当事人人性就有多么的恶劣,要用平衡的眼光看生活,理解并换位思考,才能更接近真实。站在不同立场看同一问题角度是一样的,自然行为也会不同,学会尊重并理解才能更接近宽容,因为宽容的前提是理解。

  《看见》读后感(四):《看见》打开的视野

不敢说这本书叙述的东西多深刻,但是它确实为我打开了好几扇窗,有一种冲动,无论在留守儿童、少儿教育、污染、公民维权、奥运会、做人的哲学、人性甚至是平时最不感兴趣的征地、抗日战争和人民代表大会方面都希望了解更多。这些方面,<看见>里似乎只是点了一点,却能让人引起很多思考。被卢安克的看待事物的态度深深触动,用心去观察、用心去与孩子们相处、陪着孩子去经历而不是旁观者的教导。老杨与猴子,当你对他们更多的了解会跟最初的可能的虐猴印象完全不同,他们是伙伴是亲人,在一起自有他们自己的法则和平衡,他们之间有深厚的相互依赖的感情。即使是踩毛的护士,当你去了解和尝试理解她的生活她的遭遇,也会重新反思最初的憎恶。书中很多简单的故事,有着深刻的意义,值得咀嚼、值得思考...

  《看见》读后感(五):看一看这个世界,听一听他们的故事

看见
买了kindle后选择的第一本书。
同事处看了纸质的第一章,简述她入央视的做主持人的种种,文字带着俏皮和自嘲,一点点拉近读者和那个大家心目中高高在上的cctv的距离。那时我想,有趣。
我看书很挑,要么不爱看要么恨不得立刻看完。第二章的非典,风淡云清中刀光剑影一片。那年我还是孩子,中部的小城。非典给我的只有考试前的休息。文字中看到的惊心动魄几乎让我遗憾没能经历。开始欣赏记者。
我阅读很快,最爱一口气读完一本书。可是,这本书,每每看了几章,就必须停下。我会想很多。
柴静一直在琢磨记者到底要怎样做才是合格的正确的,她总是在反省自己。文中的一点一点,案例,场景,被简单的文字说出来,轻轻的扣动心弦。
故事感人,文章动人。
还有是,我喜欢让我思考的文字。
我依然阅读很快,囫囵吞枣的看着她想表达的。果然是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姑娘。
就这样被带动的不知不觉探索起内心来,外在的世界,孤独的内心。
最近我常想,近期虽然我确实得不到轻松快乐温暖,可是我能感到我的变化。我喜欢这些变化。
本性的懒惰和安逸无法杜绝,而就这样跟自己比赛是多么有趣的事。
分了很多次,终于看完了。几乎看一次哭一次。还好没有哭花我的妆。

  《看见》读后感(六):人与新闻人

断断续续地读完柴静老师的《看见》,读完最后一个标点的时候耳机里正在播放着雅尼的《One man’s dream》,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听着莫名其妙就觉得有些感伤,好像一个时代就这样离自己远去了。
是的,一个时代,一个属于自己纯真的、努力探索的、不断感动悲伤而又顿悟的时代。
这本书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柴静老师自己的成长史,从她年纪轻轻刚刚踏入央视成为一名有些自负的记者到一段一段给她无数领悟的采访以及一直支持她、帮助她的人们,直到最后,亦师亦友的陈虻老师的去世和自己的离开,我认为,柴静老师是完成了一个从人到新闻人,最终又回到人的历程。
刚开始踏入央视的柴静老师自负而骄傲,正义勇敢却有些理想主义,可以说和一个小愤青没什么太大的区别,自顾自地坚持“善恶终有报,天道好轮回”这样的“完美主义”。
有成功又失败的经历让她慢慢学会成为一个新闻人,也就是所有新闻人都在强调的:作为新闻人只要将事实的真相传递给大众就好了,不允许拥有任何私人情绪,因为任何不客观的情绪都有可能对你的观众带来负面影响。她开始学着将自己的情绪放在幕后,而更多致力于如何“不择手段”地去获取事实的真相。然后问题又来了,她的问题咄咄逼人,她的节目犀利没有人情味儿,她成了“夺取”真相的记者,而没有挖掘当事人真正的心路历程。
之后的一段又一段采访故事,我觉得就慢慢看着柴静老师又回归到了“人”的过程。不是一味地脸红脖子粗地认为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而是去探索一些真相,那些真相也许谁也说不明白是对是错,又或者说,那些悲剧的产生,谁也说不清,到底是谁错了。
做节目,在乎的不是收视率,不是有没有爆点,而是能不能将这种社会上普遍存在的、值得得到重视却没有得到重视的现象赤裸裸地、血淋淋地呈现在人们的面前。
我想到之前在佛经故事中看到一则禅意的故事:佛祖让弟子在黑夜中坐到寺庙的外面去,整整一夜。第二天佛祖问弟子看到了什么,弟子回答说一片漆黑什么都没有看见。佛祖又让弟子枯坐一夜,弟子回答说看见了寺庙外的花草树木、河流湖泊,其实黑夜中也是与白天别无二致的景致。第三天佛祖又让弟子枯坐,弟子说虽然那些景致的确在黑夜中存在,但我什么都看不见。
这就是一段从无相到有相最终又回到无相的经历吧,最后的无相不是因为目空一切,而是因为心中已经包罗万象。
看书的时候做了很多笔记,等到真正写文章的时候却又不知道从何写起,简单来说,最震撼的就是书中第二页就提到的一个思想“关注新闻中的人”。
本书的第一章标题就是“别当了主持人就不是人了”。这就是之前提到的一个问题,在很多人的概念中,新闻人在报道的过程中要求的是零感情、零情绪、绝对的真实。但其实,在成为一个新闻人之前,你首先就是一个人,是人都会有自己的感情,都会有自己的是非价值观,那么在做新闻报道的时候,新闻人要承担的是比之普罗大众的批判赞颂多得多的复杂情绪,他们最接近真相,最有话想说,最有情绪想表达,但却什么都不能说。
在非典事件中与死亡和绝望的零距离接触也不能遏制温热心脏的跳动,那是一种人类最原始却也最强大的精神力量,那是对生命和活着的渴望。
双城连续服毒事件揭露了孩子们内心的世界,他们不是不懂事,而是大人们不懂他们的思维,不重视他们重视的“小事”,而这样的现象,至今仍未得到解决。
所谓“对抗性的采访”,并不是记者犀利地去追求真相不择手段刚性行事,而是善良的人真正为了百姓最实在的权利而与剥夺他们权利的势力对峙。
包括后面的所谓“边缘题材”的选择、家庭暴力的现实存在、环境问题的日趋严重、虐猫事件的背后的辛酸苦辣和金钱挑战人们的道德底线、为同性恋人群呼唤平等爱情的努力、华南虎照片真假事件、土地征收事件百姓的利益、卢克安无声的不被理解的努力、药家鑫案背后的悲哀还有两会期间对“真正能够触动”的人的采访……
这一系列的事件,柴静老师可以说是挣扎着、摸索着、不被“主流”看好着地努力实现着将“人”放在新闻第一位的宗旨。不管他是鼎鼎有名贡献杰出的大人物,还是默默无闻走在路上不会有人多看一眼的“小百姓”,甚至众人眼中丧心病狂的“变态”、“杀人犯”,都是新闻事件中最值得关注的,对他们的关注的价值,甚至超过新闻事件本身。
我曾经在出门旅游的时候只拍景不拍人,认为“人会破坏风景的美感”,但事实上,景是死的,人是活的,证明你曾经来过、经历过的,不是一张张千篇一律的风景照,而是你在那时那刻,奇怪有趣的表情和动作。
而在新闻中,也是这样一个道理,类似的新闻事件可以有很多,而新闻事件的当事人,他的内心世界、他的挣扎苦楚、他带给我们的思考,都是不一样的,而在这一系列的事件中,他们所展现的人性,却又是最真实、最原始的。
就像在非典事件中无论如何也不放弃的对“活着”的追求,孩子们对大人的理解、尊重和公平的狂热、可以用金钱不断刷低的道德底线、渴望平等爱情和理解的同性恋者、家庭错误教育带来的扭曲心理……可以说基本上每个人都会有或阴暗的、或狂热的、或向往的,而这些,可能会给我们带来不断努力和坚持下去的勇气,也可能使我们做出不可理喻的疯狂举动。
什么是一线记者?一线记者不怕任何苦难,可以深入一不小心会要人命疫区、灾区,亲力亲为地走到条件极差的山沟中,气势十足地与政府官员叫板、大胆地怀疑法律的正确和公平……
虽说有冲动和偏激的成分存在,但不可否认,就是柴静老师本人展现出来的那种为了真相勇敢去探索,不人云亦云,敢于怀疑质问的勇气,就是令我无数次深深震惊的。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在第四章“是对峙,不是对抗”中,柴静老师与采用复印件作为判决证物的法官对峙的那一部分,整整持续了将近一页的对峙,咄咄逼人、步步紧逼、毫不留情。法官被逼得跳脚,而她还是寸步不让,直要逼出真相为止。
说实话我不知道这样到底是对是错,毕竟这样“厉害”地去逼问似乎是挺不近情理的,但是对付硬骨头这样的方式却无疑是很有效的。那么单说这一份获知真相的勇气吧,很多记者做不好,因为他们一遇到事儿就颓了,不敢说也不敢问,没个条理更没个胆色,报些个无伤大雅的风花雪月或是称颂政府之类的,而那些险恶的、严肃的、深刻的、人们所不知的,没有勇气去找、去问、去查、去报,是不是永远也站不到阳光下?
还有令我印象颇深的就是同性恋事件。这是一个敏感的话题,虽然现在几乎天天挂在人们的嘴边调侃着,人们对此的接受度也越来越高,但不得不说现在只是“软接受”,我的母亲也说过“我不歧视他们,但如果发生在我自己的孩子身上,我也无法接受”。其实现在中国仍未通过同性恋结婚的法律就说明了一切,歧视依然存在。而柴静老师就敢为他们说话,将他们的真实想法和对平等对待的渴望展现在人们面前。没错,这样做也许收效甚微,甚至大多数人认为“好恶心,不想看”之类,但是努力了,勇敢地做了别人不敢做的、正确的事,就是一种勇气。勇敢地告诉人们,对待他们的时候,真正该重视的,是同性恋的“恋”,而非同性恋的“性”,这是真相,即使是无数人不能接受的真相。
书中陈虻老师有提出过一个问题“你有自己认识事物的坐标系吗?”我想了想,这是否可以看作是“原则”或是“底线”一类的事物,但是之前的虐猫事件却又让我感到恐慌,我不知道自己的道德标准究竟是怎样,又或者说,在我的思想中、我所经受的教育中,道德有着怎样的概念,这界限是清晰还是模糊?难道遵纪守法就是有道德?自然不是。又或者说,在我自以为是讲道德的行为中,已经有了在别人的标准中属于“不道德”的范畴?
实话说,我不知道。也许没有人可以弄清楚何为原则何为底线,或者和那虐猫事件的主人公一样,底线可以被情绪、被利益刷新?
书中提到的梵高对弟弟说的:“没有什么是不朽的,包括艺术本身,唯一不朽的,是艺术传递出来的对人和世界的理解。”而在此我同样认为,真正的新闻人,看中的永远不是这条新闻有多少经济、政治或是文化价值,而是其中体现的人性,对人的价值。这种精神,才是不朽的。

  《看见》读后感(七):看见

因为KINDLE一直在推荐,也是以前某段时间很火的一本书,一直想看却又懒得买,刚好在KINDLE上买了个包月读书,顺便就把它加入到自己的书单。
这本书其实跟南方周末的《后台》很像,都是讲新闻背后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只不过南周的《后台》是由多名记者的多篇文章汇集而成,而《看见》只是柴静在写自己的新闻经历。若是论推荐,我还是首推南周的《后台》,那种看完之后让人或落泪或血脉偾张的感觉会更让人觉得记者的不易,新闻的无奈或艰辛。而《看见》相比还是平淡了点,当然不是说平淡不好,只是太过平淡,始终让人觉得新闻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更难以让人跟着作者去体验那些无法在镜头面前传达的酸甜苦辣咸。
可能是平日里较少看央视新闻,对《看见》里所提及的这些个新闻案例鲜有听闻,所以更多时候就是跟着作者的思路去了解整个事件。其实有时觉得挺恐怖的,比如在广州发生的吸毒女在戒毒所被卖去卖淫;比如山西的环境污染……虽然这些个事件都是发生在几年之前,但现在看起来还是会觉得触目惊心。有一些描述真心会让人觉得中国没救了,各方面都这么糟糕。看着看着会觉得活在中国没什么希望和出路。
记者是最有机会去了解事件真相的,但也是最有可能利用自己的话语权隐瞒或者是片面报道事实真相的。
对于书中关于政府、关于官员、关于经济发展现状的描述的真实性我且不做任何评论,只是想起之前柴静拍的记录片《穹顶之下》。这个片子当时出来后获得了很多的关注,一打开朋友圈基本都被刷屏了。记得当时有个大学老师,特别点评了这个片子,认为这个片子是西方势力利用知名媒体人的影响力对国人进行的一次有意识有目的的文化颠覆活动,旨在利用国人关心的环境问题大做文章,鼓吹政府的不作为,打击国人的文化自信,从而对中国进行渗透,提出此论点的依据之一是该片子的拍摄背后有美国势力的资金支持。老师的观点在课堂里炸开了锅,引导我们重新审视这部片子。现在回想,会觉得当年老师的言论未免太过激进,媒体人利用自身的影响力促使人们去关注环境问题,从而形成民间的声音迫使政府加大环境整治力度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尤其是在看到《看见》中所提及的政府官员整治环境污染上的所作所为时,确实会有觉得这种民间的倒逼是一件十分必要的事。但让我深感恐惧的是,如果老师所说是真的,媒体人利用话语权在黑化政府,黑化自己的民族,从而达到某种目的的话,这实在是一件不敢再细思下去的事。

  《看见》读后感(八):探寻,忘我和目标(感受和摘录)


        1. 成长的过程总要经历痛苦得挣扎,忘我的努力和坚持。人们声称的最美好的岁月其实都是最痛苦的,只是事后回忆起来的时候才那么幸福。
        2. 地震,非典之中人性的光芒,还有恐惧,无力。
        3. 小学生连续服毒自杀案,人性的复杂超乎想象,越是大师越能看透和接近人性,对人的认识有多深,呈现才有多深。
        4. 柴静看两会,四年才等来了改革采访形式的机会,四年才想到了两会的本质问题,可见,任何一次改革都是需要十足的准备,和难得的机遇,和不忘初心的努力。
        5.如何客观的认识?自我感动,过于情绪是客观认识的大敌。理性,全面严谨的深度分析,是认识事实的最好状态。
摘录:有位观众曾经在博客里批评过我,我觉得说得真好,女人酒局上,说给她们听:“如果你用悲情贿赂过读者,你也一定用悲情取悦过自己,我猜想柴静老师做节目、写博客时,常是热泪盈眶的。得诚实地说,悲情、苦大仇深的心理基础是自我感动。自我感动取之便捷,又容易上瘾,对它的自觉抵制,便尤为可贵。每一条细微的新闻背后,都隐藏一条冗长的逻辑链,在我们这,这些逻辑链绝大多数是同一朝向,正是因为这不能言说又不言而喻的秘密,我们需要提醒自己:绝不能走到这条逻辑链的半山腰就号啕大哭。”他写道:“准确是这一工种最重要的手艺,而自我感动、感动先行是准确最大的敌人,真相常流失于涕泪交加中。
        6.什么是“探寻”
摘录:有观众看了这个节目,在我博客里留言:“那你说说,什么是探寻?”底下有另一位观众替我写了个答案:“保持对不同论述的警惕,才能保持自己的独立性。探寻就是要不断相信、不断怀疑、不断幻灭、不断摧毁、不断重建,为的只是避免成为偏见的附庸。或者说,煽动各种偏见的互殴,从而取得平衡,这是我所理解的‘探寻。
        7.对新闻人而言,真实,准确,客观是最难,也是最高的要求之一。各行各业,都有相应的职业要求。
        8.历史是宝贵的财富,珍惜历史,深入了解历史,使一个人不陷于浅薄。一个人遗忘自己的历史,可以向前进,一个国家遗忘自己的历史,就会走向黑暗。
摘录:我说那怎么办,我脑袋里旧思维习惯改不了,新的又不知道怎么形成。他只说,你有兴趣的话,可以看一看历史。我不明白,我最痛苦的是怎么做新闻,为什么让我去看历史?他说:“你只管用力把一个人、一件事吃透了,后面的就知道了
战争结束四十年后,《朝日新闻》征集这些信件,很多人写信给他们希望停止,“我们正在极力将过去忘掉”,“翻旧账没有一点好处”。《朝日新闻》的编辑说:“一个人忘掉过去可能有自我净化的作用,但一个国家的历史就不同了,尽量掩盖,假装这类事根本没有发生过,难道对我们民族的良知没有损害么?”出版这本书的是美国人。“这样的事情怎么会发生?这些现在生活在和平中、守法的社会公民,怎么会像野兽一样行事?再看看我的国家,我自己那些总体上可称为良善之辈的美国同胞,又怎么与那些人——他们轰炸越南村庄,在惊惧中残杀朝鲜难民——扯在一起?人们又怎么能将那些聪明、好客、有着丰富想象力的中国人,与‘文革’中那些麻木的人们联系起来?”他说:“这些应该是有着足够道德良知的个体,为什么会落入集体性的狂热和盲从之中?每个民族或国家的人,不妨都这样问问自己。”对历史说真话,就是对现实说真话。这本书的最后,收录了一封十七岁的高中学生小林范子的信。“记得学校课本里是这样讲的:‘美国用原子弹轰炸广岛和长崎,战争在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结束……特攻队年轻的士兵牺牲了他们的生命,战争毫无意义,因此我们再也不要发动战争。’但为什么是我们,而不是发动战争的人在反省?我在阅读了这个专栏之后,不再坐在教室里被动地别人灌输给我的东西了,而是主动地去了解。你们这些真正了解战争的人,请多告诉我们一些,你们有责任把你们知道的告诉我们,就像我们有责任去知道它,这样,一代接一代,轮到我们向后代讲述的时候,我们才确信自己能担起这个责任。
        9.不被人们重视的历史,在时间汇总流失殆尽
摘录:他跟我说:“是林语堂还是陈寅恪说的,这个民族有五千年历史,非常了不起。他说,不管怎么个混法,能混五千年就了不起。我觉得他一针见血。这个民族浅薄,没有文化,不重视历史。我说这个话根本就不怕得罪谁,就这么浅薄。”中国这些参与历史的人很多已死去,有的正在老去,正在失去记忆不能再等了。”他说。他做历史:“《论语》都是孔子死三百年以后才成书的,已经都不对了,再心得一遍,不知道说的是谁的事。我们做口述历史这件事,就是直接听孔子说……世世代代老听心得,进步速度会非常慢。”他采访的是参加抗日战争的国共老兵,题目叫《我的抗战》,“我们总说国家要体面,如果生活在这个国家的每一个人都灰头土脸的,我不相信这个国家会体面。所以我建议多用‘我的’,少用‘我们的.
        10.如何宽容?同理心和和对现实复杂度的敬畏,不轻易的责难和赞美。
摘录:后来我做节目,常想起这句“你理解吗”,才明白他的用意——宽容不是道德,而是认识。唯有深刻地认识事物,才能对人和世界的复杂性有了解和体谅,才有不轻易责难和赞美的思维习惯。有这样一个心理的定位,采访的姿态上也会有些变化。
        11.逻辑的力量
摘录:我叼着橡皮头 ,看着白纸发呆 。束缚全无的时候 ,突然发现自己头脑空空 。我原来觉得 ,行万里路 ,采访了这么多人 ,还不够理解这个问题吗 ?现在才知道远远不够 。我原以为好节目尖锐就成了 ,陈虻说 : “不是说你把采访对象不愿意说的一句话套出来叫牛逼 ,把他和你都置于风险之中 ,这不叫力量 。要是拿掉你这句话 ,你还有什么 ? ”他解释 : “你的主题要蕴涵在结构里 ,不要蕴涵在只言片语里 ,要追求整个结构的力量 。 ”(这个结构就是逻辑)
        12.极致的关注当下,和真正的自由
当你极致的关注当下,就没有过去,也没有未来,没有担忧和害怕,接受现实,承受他,做现在最应该做的事,享受现在。
摘录:我当时一惊 ,担心他坠入虚无 : “如果不是为了改变 ,那我们做什么 ? ” “当然会发生改变 ,改变自会发生 ,但这不是我的目的 ,也不是我的责任 ,不是压在我肩膀上的 。 ” “改变不是目的 ? ”我喃喃自语 。 “它压着太重了 ,也做不到 。 ”他说 , “但你不这么想的时候 ,它会自己发生 。 ”听他说话 ,内心长久砌起来的砖石一块块土崩瓦解 — —不是被禅悟式的玄妙一掌推翻 ,是被严整的逻辑体系 ,一步步 ,一块块 ,卸除的过程 。我问 : “你原来也有过那种着急的要改变的状态 ,怎么就变了 ,就不那样了 ? ” “慢慢理解为什么是这个样子 ,理解了就觉得当然是这样了 。 ” “你对现实完全没有愤怒 ? ” “没有 。 ” “你知道还会有一种危险是 ,当我们彻底地理解了现实的合理性 ,很多人就放弃了 。 ”这是我的困惑 。 “那可能还是因为想到自己要改变 ,所以没办法了 ,碰到障碍了 ,就放弃了 。我也改变不了 ,但也不用改变 ,它还是会变 。 ” “那我们做什么呢 ? ” “把自己的事情做好 。 ”
自由是什么?独立意识是自由的前提。
摘录:我曾以为卢安克有信仰 ,我直接问了 ,他笑了一下 ,说 : “为了自己的灵魂和需要向神倾诉吗 ?太自私了吧 。 ”他明确地写过 ,很多人的信仰是没有独立个人意识的迷信 ,是一种提出条件的思想 — — “如果我做什么 ,就得到什么结果 ” ,这是一种 “教育上的误会 ” ,想要影响人类的精神 ,故意采取什么固定的策略是无效的 。人们惊叹他的 “神性 ” ,这是与他最相悖之处 ,他认为人的内在毫无神秘可言 。他在广西的山村里 ,把十几本德文的精神科学的书翻译成中文 ,就是想揭示精神是如何一步一步形成的 , “破坏和脱离精神依赖并得到独立意识的手段就是相信自然科学 。人们只有相信科学 ,才能独立思考 ,才能在精神方面获得自由 。 ”这过程意味着人人可得 。
        13.认识到这个世界的复杂性,认识到人生的多样性,不轻易肯定,也不轻易否定,是把他当做是一种视角,一种可能性。
摘录:有次采访一个新疆卖羊肉串的小贩,跟他一块吃凉粉,他说当年一路被同乡驱赶,脚被拴在电风扇上绞断了,在贫困山区落下脚接来亲人。亲人却为独占地盘,对外造他杀人的谣言,我说:“不会吧?真的吗?”他把筷子往碗上一放,看着我说:“底层的残酷,你不理解。”我哑口无言。在电视素材里看见这段镜头,心想,这女同志,表情怎么那么多啊?听到自己经验之外或者与自己观点相悖的意见,她脸上会流露出诧异、惊奇、反感、不屑,想通过提问去评判对方,刺激别人,想让对方纠正,那种冷峻的正直里暗含着自负。这女同志原来是我,那些表情原来就是我在生活里的表情。这大概就是老范说的“脸色
        14.什么是宽容?是在同理性基础上的理解,不但对其中一方,对多方的理解,达到平衡,从而呈现了客观。
摘录:陈虻说“宽容的基础是理解”,我慢慢体会到,理解的基础是感受。人能感受别人的时候,心就变软了,软不是脆弱,是韧性。柏大夫说的,“强大了才能变软”。我有一个阶段,勒令自己不能在节目中带着感受,认为客观的前提是不动声色,真相会流失在涕泪交加中,但这之后我觉得世间有另一种可能——客观是对事件中的任何一方都投入其中,有所感受,相互冲突的感受自会相互克制,达到平衡,呈现出“客观”的结果,露出世界的本来面目
        15.只有外界的投射,而没有自我的反思,就会迷失自我,无论是迷失在自大,还是迷失在自卑,都是前路的隐患。
摘录:这一年, 我的博客也停了。外界悄然无声,人的自大之意稍减,主持人这种职业多多少少让人沾染虚骄之气,拿了话筒就觉得有了话语权,得到反响很容易,就把外界的投射当成真正的自我,脑子里只有一点报纸杂志里看来的东西,腹中空空,徒有脾气,急于褒贬,回头看不免好笑。
        16.在起步时放弃幸福,完全专注在一件事情上,不能分心,把事情做得极致,不见得最后不幸福,但会把事情做得很好。
摘录:他让我们观摩能找到的所有国外优秀节目:“你们要把每个片子拆分到秒,从每个零部件去学习。”我接下茬:“看来是这辈子最后一个假期了。”大家哄笑。他正色说:“你说对了。”散会后他找我谈:“成功的人不能幸福。”“为什么?”“因为他只能专注一个事,你不能分心,你必须全力以赴工作,不要谋求幸福。”我听着害怕:“不不,我要幸福,我不要成功。”“切,”他说,“一九九三年我要给‘生活空间’想一句宣传语,怎么想都不满意。回到家里,恨自己,恨到用头撞墙,咣咣作响。睡到凌晨四点,突然醒了,摸着黑拿笔划拉了这句话——‘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你不把命放进去,你能做好事情么?“
        17.获得进步,就是幸福
摘录:什么是幸福?这就是幸福,进步就是幸福。我的起点太低,所以用不着发愁别的,接下来几十年要做的,只是让自己从蒙昧中一点点解缚出来,这是一个穷尽一生也完成不了的工作,想到这点就踏实了。
        18.没有目标,就是堕落的开始。必须非常清楚自己的目标,保持冷静,才能做出选择,才能步步为营。
摘录:包里装着北大徐泓老师整理的陈虻生前讲课的记录,正好翻翻看,有的话以前没听过,有的听了没听进去,有些听进去了没听明白,有一句我以前没注意,这当口看见刺我一下:“你必须退让的时候,就必须退让。但在你必须选择机会前进的时候,必须前进。这是一种火候的拿捏,需要对自己的终极目标非常清醒,非常冷静,对支撑这种目标的理念非常清醒,非常冷静。你非常清楚地知道你的靶子在哪儿,退到一环,甚至脱靶都没有关系。环境需要你脱靶的时候,你可以脱靶,这就是运作的策略,但你不能失去自己的目标。那是堕落。”“不要堕落。”他说

  《看见》读后感(九):冷冽

捧起这本书的很大原因应该是和大多数人一样的:先知道这本书的作者——柴静,前央视主持人(当时还是央视主持人)。但你要问我是怎么知道柴静的,短时间内我还真想不出原因,好像突然就出现了那么一个记者,带着柴静式的冷静与从容不迫。你看,她在采访里永远是不急不慢的。
由于她的采访风格和声音、语调在那个时候吸引到了我,于是就像很多语文老师教的那样(要想了解一个人就要去了解他的生平,拜读他的作品)去搜索枯肠般的百度她的资料、找来她做的采访、她主持的电台等等一切有关她的东西反复 “拜读”,所以等到她出书时就理所当然的去买来一本,也就是《看见》。
然而,《看见》的阅读的过程并不像一眼就能轻易地看见某个事物般那么流畅、顺利,很多次不得不放下书将自己从中抽离出来,暂时的回到现实中来,并且告诉自己刚才看到现实的只是书里的现实,可“真的”现实真的就如自己生活的这般吗?别忘了,柴静身份是一名记者,这是一本“柴静央视十年历程的自传性作品……某种程度上亦可视作中国社会十年变迁的备忘录。”
事实上,柴静做的同名新闻纪录栏目就让社会大众冠以她“公知”的称号,但在这里不想将她除记者身份的其他身份抑或是有关她的传闻牵扯进来。在书中,她写当初刚来到央视的自己,那个“我关心新闻中的人”的自己;她写非典,那个同行口中“你们在制造恐慌”的非典;她写边缘人群,那些“我知道,但从没感到他们存在”的人群……这十年来的大大小小的事件她在书中都涉及到了,但和我们印象中的那些事件又不一样,也许是因为柴静所站的角度一直是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只有置身事外的旁观者才不会带有任何情绪,才能从根本上冷静(当然,这是记者的基本素养)。你一开始可能不知道事件中的双方哪一方是好人、哪一方是坏人,读完之后你可能还是不知道哪一方是好哪一方是坏,她从来不告诉你好与坏、对与错,你只能从《看见》中“看见”什么是人性,什么是事件。
《看见》的文字有着柴静式的鲜明特征:冷冽但不拒人于千里之外,同时渗透出力量让你觉得原来这世上有一种冷冽可以这么滚烫。你很容易就能走进她笔下的那些新闻事件中,顺着她冷冽的笔调一步步走向那张无形的蛛网,当你读罢想要放下书时却发现自己早已成为蛛网中心的一只小小飞虫,想要逃脱的唯一法门就是掏空了“心脏”,而这也只能换来逃脱后的一丝喘息,喘息过后才发现只不过是换了一张叫做“沉思”的网。她文字的力量让你在阅尽了种种灰暗的现实后依旧能迸发出对生活的强大期望和对自己身处的现实的无比珍惜,而不是心生对生活的不满以及对社会的怨愤。当然,书中不尽是灰暗的。
能够以冷静的近似于面对面交谈的形式,在无形中给予人力量,而不是像购物广告主持人那种恨不能敲锣打鼓似的煽动人心,前者的力量是持续的、深入内心的,后者的能量是短暂而浮于表面的,这样的文字在这个绝大多数人都想速食一碗碗鸡汤的时代无疑是一个特别的存在。假若速食它会发现还不如一碗白开水来的有滋有味,但慢慢品尝就会知道这才是一碗鸡汤,之前喝过的鸡汤都是用浓汤宝加水勾兑出来的。即使是这样,有一点依然可以肯定:鸡汤虽好,却因人而异。
对我来说,《看见》已然足够,或者也可以说自己从来无法抗拒类似于这种冷冽背后暗藏力量的文字。

  《看见》读后感(十):真相是无底洞的底

    午夜决定看下书助眠,随手拿起一本没看过的书开始看,然后就一发不可收拾地看到了凌晨。
    第一次看的时候感触最深的就是柴静自述在工作之初的遭遇的各种困难,犯的各种错误,以及在其中的成长。还没开始工作的我谈不上感同身受,只觉得特别的真实。然后就是写非典和四川大地震那几篇了,非典的时候我还在一个家乡的小镇上小学,对此唯一的影响就是白醋和板蓝根,四川大地震的时候我在一个小城市里上初二,几乎没有感觉到震感,都是年幼无知而且接触不到电视的年纪,我甚至连柴静都没听说过。这两个词对我而言只是高考中考写作文的题材。这些灾难似乎离我很远似的。虽然杂志上会报道,但是却没有给我多大的感觉,旁观者和亲历者写出来的东西果然是不一样的吧。报纸上偶尔报道的黑心医生,四川地震里面报道的范跑跑等,似乎因为这些比较吸引人眼球,报纸上经常报道,有时给人一种错觉,感觉医生都是坏的,人都是自私的。在这本书里我看到了很多无私的医护人员,以前只是在抗击非典时候冰冷的牺牲数字,那些人活生生地在书里面,我似乎能透过书感受到他们。
     看这本书的同时我也在看《the good wife》,当时莫名其妙地感觉律师和记者在某种程度上的相似,后来想了一下,大概是对真相的要求吧。记者真实地展示事件本身,以及事件背后错综复杂的因果。律师某种程度也需要了解事情的真实,花各种渠道。关于真相,我又想起了《legal high》第一集里面女主的追问:“那真相到底是什么呢?”古美门的回答是:“我们都不是神,很难知道事实的真相。”难知道真相就不去寻找真相了吗?“真相是无底洞的底”,所以就停止探寻了吗?
      很多事件的背后都有着错综复杂的因果,单看事件的本身就做评论很多时候会有失偏颇。比如双城服毒事件,背后映射着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或者要经历的童年,以及孩子的教育问题;女性暴力罪犯杀死丈夫背后的家暴,映射出的社会问题,作为女生,我非常地庆幸自己能接受过教育,能独立;山西挖煤,矿洞坍塌事件里面映射出的就业问题和环境保护问题;虐猫事件背后的恋足癖网站,由此涉及到的少数派;华南虎事件背后的科学检验精神;征地事件背后映射的政府征地法律问题以及农村问题;药家鑫事件背后的教育问题和法律问题;从这些事件中映射出来这个国家的法制,柴静一直在反思反省,不断地进步,看到山西那一段我就不由自主地想起了《苍穹之下》,每件事情发生都是有其原因的。
       对于吸毒,同性恋群体,我是在高中中二时期看了《少数派报告》才第一次了解他们的存在,当时感觉超乎我的接受范围,加之感觉书写得有些矫情,没有看下去。后来大学了,成熟了一些,逛知乎,对同性恋这一群体有所了解,对此不再抵触。知乎里面有些关于同性恋骗婚的问题,当时身为女性感觉十分气愤,一时对他们很厌恶,后来想到改变群众观念使同性恋合法结婚才是解决问题最好的方法。书中提到的边缘群体,真实地映射出的社会包容性问题。也教会了我不要轻易下结论。正如伟大的盖茨比里面说的“当你想要judge别人,请了解不是所有人都有你这样的条件。”宽容的基础是理解,唯有深刻地认识事物,才能对人和事件的复杂性有了解和体谅。
      看第二遍,又有新的感触。钱钢老师说的那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文化密码,到一定年纪的时候,自然会启动。我经常嫌弃以前的自己什么都不懂,把两年的大学时间都花费在一些没有意义的事情上,书没看几本,以至于现在的我感觉输在了起跑线上,书没看基本,什么都不懂。看了这句话之后豁然开朗。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劳永逸的答案,也没有完美的世界图式,认为一个人,一个概念,一次诉讼就可以彻底解决现实问题,如果不是无知,就是智力上的懒惰。我以前就是这么个懒惰的人。 不要因为走得太远,就忘了我们为什么出发。我经常在规划自己努力的道路的时候偏离原先的初衷。那是因为我们已经不是大多数人,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免于受辱了。只因我们的幸运。不要因为一样东西似乎就神话它。不要因为一个人的离开就神话他。
      不要用道德的眼光看经济问题。作为一个修金融双学位的人,看这句话有莫名的感触,资本家是“吸血的”,很多事情背后都是利益牵扯。不要妖魔化地方政府,不禁让我想起了之前看过一个TED演讲里面提到一些盛极一时的公司到最后被后来者赶超,最终走向灭亡,但是具体研究到公司的决策人,管理者身上,会发现一个很奇怪的事情,那就是他们似乎都做着对的决定,但就是因为他们都做着对的决定,最终使公司走向灭亡。
       这是一本关于真相的书,真相有种让人着迷的吸引力,了解真相的时候需要的逻辑思维,独立思考能力, 都浓缩其中。

【看见恶魔】看见经典读后感10篇

https://www.jxscct.com/xxs/35008/

《【看见恶魔】看见经典读后感10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下载文档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