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文选》读后感最新

发布时间:2020-12-10 点击:

  读后感是指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几句名言,一段音乐,然后将得到的感受和启示写成的文章叫做读后感。查查通作文网精心为大家整理了《邓小平文选》读后感,希望对你有帮助。

  《邓小平文选》读后感

  邓小平同志不仅是我国伟大的革命导师,更是一个时代的伟人、民族的英雄。他为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为炎黄子孙的崛起奠定了基础。《邓小平文选》收入了邓小平同志在一九三八年至一九六五年这段时间内的重要文章,讲话共三十九篇。邓小平同志的这些著作,涉及到军事、政治、经济、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它是毛泽东思想的组成部分,也是全世界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

  今天,我有幸拜读了《邓小平文选》,它的语言通俗却精辟的实录了在中国改革发展腾飞的一路风风雨雨。完后掩卷遐思,对其中关于改革的篇章感受颇深。

  邓小平同志指出工作重心应该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他说搞现代化就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他为实现工作重心的转移进行了巨大努力。他首先抓了思想路线问题。他说:“不解决思想路线问题,不解放思想,正确的政治路线制定不出来,制定了也贯彻不下去。我们的政治路线就是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其次,他对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和阶级斗争做出了科学的分析和正确的估量。他还反复论述了我国当前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他努力维护和发展安定团结、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另一方面,他以其远见卓识和革命精神,提出要改革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和组织制度问题。他根据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必须同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提出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在,在党中央的正确路线的指导下,我们可以全神贯注的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已经成为全党和全国人民注意力的集中点。但同时他又忠告我们:照抄照搬别国的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邓小平同志还十分关心我国的教育问题,他在总结文化大革命时曾这样说过:“搞好教育和科学工作,我看这是关键。没有人才不行,“文化大革命”的一个大错误是耽误了十年人才的培养。现在要抓紧发展教育事业。”他恢复了高考制度,制订了一系列恢复新中国教育制度的政策。中国的经济想要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关键就要看我们是否有能力把教育搞上去。一个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所以,只有教育做好了,国家科技水平跟上去了,才能从跻身发达国家之列!作为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人民的文化好了,劳动者的素质好了,那么其发展后景相当客观。具备了相当数量和质量的各类人才,再加上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那么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就能达到。1985年中央提出要以极大的努力抓教育,并且从中小学抓起,我想正是考虑到了这点。

  在农民和农村问题上,邓小平主张从农村着手。他多次强调:中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在农村。中国社会是不是安定,中国经济能不能发展,首先要看农村能不能发展,农民生活是不是好起来。翻两番,很重要的是这百分之八十的人口能不能达到。中国的革命正因为走了农村路线,才最终取得了胜利。这从一个侧面告诉我们在旧中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三农的重要性不可小视。那么可以这样说,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走农村道路也是正确的选择。新中国的崛起也验证了这一点!城市搞得再漂亮,没有农村这一稳定的基础是不行的。

  邓小平的魅力还在于他敢于创新,他重新思考了共同富裕这四个大字,并大胆的提出了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想法,对沿海一带的大城市首先进行了改革开放。1992年他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多次谈话中说: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的构想是这样提出的:一部分地区有条件发展起来,一部分地区发展慢点,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他特别强调了“逐步”和“最终”。前者正是先富带动后富这一策略的中心思想,这是考虑到各个地区经济底子,人民素质和地方自然资源等等的不同。后者则是继续提醒人民不要忘记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政策再怎么变归根到底还是为了共同富裕这一共同目标。而改革开放则是对这一思想的具体实施,有一种观点说改革会使这个放弃社会主义,实际上它大错特错了,所有的改革都是为了一个目的,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主义的反动统治,人民获得了解放。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建成了一个初步繁荣昌盛的新中国,但是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内乱和经济建设方针上的失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中国在很多方面是一个停滞不前的国家。中国要发展,必须进行全面改革,改革就是解放生产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要有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等事实也已证明了中国的改革正一路蓬勃发展着,农村经济搞活,城市经济复苏,对内搞活经济是搞活了社会主义,没有伤害社会主义的本质,吸收外资,这又是作为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一个补充,不用担心它会冲击社会主义制度,即使会有点消极影响,我们也可解决,没什么了不起;从政治上讲,我们的国家机器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它有能力保障社会主义制度,中国走自己的道路,我们叫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正是如是原因。

  《邓小平文选》读后感

  《邓小平文选》的最重要的部分也是邓小平一生中思想的最精髓对中国影响最大的部分无疑是《邓选第三卷》。里面收录了邓小平一九八二年至一九九二年的许多讲话内容均体现了邓小平本人的思想政治价值观。而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第二代领导核心人物他的思想影响着中国前进的进程而他的这些理论彻底的改变了中国到现在也在影响着中国的政治经济体制。

  有一种较为公认的说法认为邓小平实际上是一个实用主义者这种观点的具体表露则是他的“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的“猫论”上!同样在对待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问题上面邓小平也是如此他认为不管什么经济体制只要能发展生产力就是好的。因此我们当然不能说他是真心支持和拥护信仰市场经济的。只是因为实用于发展生产力所以他才会选择这条道路而一旦他认为计划经济对于发展生产力更加具有实用性的话那么他将会毫不犹豫的抛弃市场经济!

  在《邓选三》中邓小平说得最多的几句话其中一句就是:“贫穷绝对不是社会主义。”在经济改革的问题上邓小平一直主张加快步伐吸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验。他把他的改革称为“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而绝不愿意承认为“资本主义化改革”虽然其中的内容实际上已经是向资本主义经济体制靠拢了。他宣称:“如果走资本主义主义道路可以使中国百分之几的人富裕起来但是绝对解决不了百分之九十几的人生活富裕问题。而坚持社会主义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就不会产生贫富过大的差距。”(参见邓选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也许邓小平想通过资本主义的一些手段来刺激和发展中国的生产力再利用社会主义的按劳分配原则来避免两极分化。我不知道邓小平的真实想法是什么不过单从字面意思来理解也许就是这样。市场经济实用于他关于社会主义就是要发展生产力的观点他就按着这套方法去做了。而另外一个反映出邓小平是一个实用主义者的例子则是他的“一国两制“论邓小平自称是一个共产主义者而他却允许香港等地实行和共产主义完全对立的资本主义而这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共产主义者完全不可想象的东西在地球上也找不出先例。但是“一国两制”对于国家的统一和完整实用所以他也不会在乎那里实行的制度即使是“奴隶制度”他也不会关心了。

  在邓小平的眼里社会主义无论怎么改革都应该坚持社会主义道路而不应该是走资本主义道路。他认为社会主义是一种共同富裕的体制可以防止两极分化而一旦走资本主义道路只能带来严重的贫富分化从而使社会动荡产生新的革命。但是什么才叫做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呢?他回答得很简单认为不搞多党制、议会制坚持共产党的一党专政就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他认为他的改革前提必须是“稳定”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事情也办不成。而只有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才能保证中国的稳定从而防止动乱。

  《邓小平文选》读后感

  我怀着崇敬的心情读完了《邓小平文选》,受益匪浅,感触颇深。尤其是在精髓部分,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部分,不乏有许多创新之处。这些创新思想撕破了大锅饭、平均主义的陈旧思维方式。在我看来,这也是作为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邓小平同志之所以特别伟大之处吧!中国的改革开放深得人心,取得举世瞩目的业绩是有目共睹的。

  读完《邓小平文选》,最使我过目不忘的是“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说到“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令我费解的是为什么要“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纵观人类历史发展长河,作出“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治抉择是何等的艰难,是千百年以来人类文明智慧的结晶。

  宋代起义农民提出了“均平富,等贵贱”,多么美好,多么完美。太平天国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想要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可是,均了吗?等了吗?没有。最伟大的理想社会主义家欧文一手执导了乌托邦式的“新和谐公社”。社员各尽所能,全部社员能够享受医疗保险,并且老有所养。瞬间,五湖四海的人云集而来。结果,人走鸟飞,一片荒芜。最精彩的故事还数中国的大锅饭。公社实行统一核算,统一劳作,统一分配;社员的自留地、家畜、树木等,都为公社所有;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似乎达到了自由、平等、无限民主的局面。最后出现了“吃饭打冲锋,做事磨洋工”的怪状。随着东欧的巨变,苏联的解体,中国走上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允许一个部分人先富起来”。可见,不管什么样的平均主义都以失败而告终,“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是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对平均主义的否认、批判和终结。

  种种平均主义的消失,引起了阿德的思考。在阿德个人看来,平均主义的提出忽略了一个最基本的关系,这个关系就是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是一种能力的转换和传递关系。

  人的自然欲求性和人的社会性是人的基本属性。最简单的说,人的自然欲求性表现为我要,要我所需要的东西,以至于活得更好,以至于下一代活得更好等。人的社会性表现为血缘关系、产业关系、地缘关系等。人的自然欲求性就是通过社会性来实现的。我们不难看出,个人作为社会的细胞都向社会伸出贪婪的手。我要、我能够要到多少,能够给我多少。所有的个人都在给社会这个“大老板”打工,个人为“大老板”付出劳动、智慧、以及个人所能够付出的所有的能力,进行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的换取自己所需财富。在石器时代,人们使用石头、木棒等工具,这样的能力换来的是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生活。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人们的能力一日千里的改变,换取的回报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产力的高低,具体的说是创造财富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水平。

  如果说在信奉至上的年代,学识决定一个人的品质,那么在物欲横流的今天,财富则主宰一个人的精神。全球一年一度的《福布斯亿万富豪排行榜》不知曾经灼伤了多少双求财若渴的眼睛,财富日益成为人类社会活动终极目的,贫富差距也日趋加剧。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总设计师的邓小平同志提出了“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是偶然,还是历史的必然?

  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能力的转换和传递关系。每天都是24小时,每天几乎所有在工作的人都在辛勤努力的工作,毋庸忌讳,每天每个人的劳动报酬几乎都不一样。收入的悬殊就逐渐形成了贫富差距,并且在一定的时间内,穷的依然贫穷,富的依旧富裕。在种种现象的背后,好像有一种强大的力量在指挥,不可逾越,早已注定,这就是能力的转换和传递规律.

《邓小平文选》读后感最新

https://www.jxscct.com/xxs/73421/

《《邓小平文选》读后感最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下载文档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